网站名称10

热门手游

养老理财扩容如何影响你我

  • 发布:
  • 人气: 5633
  • 评论: 102
安卓下载

应用介绍

养老理财扩容如何影响你我

  本报记者 郭子源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这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养老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一致,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延长至三年,试点机构扩大至符合开业满三年、经营管理审慎等条件的理财公司。

  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

  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近年来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9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022年3月,试点范围扩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等十地。

  随后,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在全国部分城市先行实施,并于2024年底推广至全国。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业务也登上舞台并稳步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自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展以来,6家理财公司已累计推出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截至2025年6月末,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较年初增长64.7%,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一致,加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统筹衔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试点额度提高至各试点机构上年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5倍,金融监管总局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进行调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发展养老理财产品能够健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鼓励更多家庭将部分储蓄转化为长期养老投资。“这也将促进理财公司进一步创新产品与服务,完善产品体系,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

  根据《通知》,理财公司同时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的,新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可以自动纳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目前,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坚持自愿原则,缴费由参加人个人承担,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也由参加人自主决定,如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等。

  “当前,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养老理财产品数量偏少,明显少于公募基金,难以完全满足需求。”董希淼说,接下来应进一步支持理财公司创新适配养老理财投资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加快构建起具有不同形态、期限、风险特征的产品体系,让投资者有更丰富的选择,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

  鼓励长期投资多元配置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后将发生哪些变化?一是鼓励长期投资,二是实施优惠费率,三是增加多样化增值服务。

  “长钱长投”是养老理财产品的突出特征,投资者之所以购买相关产品,并非为了获取短期收益,而是为了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储备一份保障。《通知》提出,鼓励试点理财公司发行10年期以上,或者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等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与此同时,支持试点理财公司研发符合个人养老金参加人养老需求、具有长期限特征且具有一定收益率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这有助于增加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的多元性与灵活性,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还能引导投资者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养老理财理念、科学制定养老规划、更加有效地将手中的长期资金转化为养老钱。”董希淼说。

  明确了长钱长投,还要解决长钱往哪里投这一问题,资金投向既决定了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理财产品收益。《通知》提出,支持理财公司投资与养老特征相匹配的长期优质资产,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支持理财公司丰富投资方式,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以债券、股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衍生品等多种方式投资养老领域资产。

  普惠性是养老理财产品的另一显著特征。《通知》提出,支持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机构、销售机构和托管机构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对养老理财产品管理费、销售费和托管费等实施一定费率优惠。

  此外,投资者还有望获得更多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增值服务。《通知》提出,支持试点理财公司依法在养老理财产品购买、赎回、分红等方面进行灵活设计,更好匹配投资者个性化养老需求;支持试点理财公司将养老理财产品收益领取与健康、养老照护等养老场景有机结合,为投资者提供养老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完善管理有效防控风险

  长钱要长投,更要稳投。如何确保养老理财产品投资的稳健性?“理财公司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防控风险。”金融监管总局上述负责人说,要建立健全长期考核机制、强化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健全风险化解机制、统一平台管理。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有效识别养老理财产品的真伪性?根据监管要求,除了养老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发行的其他理财产品不得在产品名称或销售文件中使用“养老”或其他可能造成混淆误导的字样。如果投资者对产品的真伪性存疑,可通过中国理财网查询,该网站由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设运营。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支持市场机构接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全面开展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确定了理财产品的真伪性,如何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与需求的产品?多位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理财公司则要强化信息披露、充分提示风险。其中,新发养老理财产品时,理财公司应将产品业绩展示与基础资产表现相挂钩,客观反映基础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向投资者提示产品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收益结果可能性,引导投资者建立合理预期。

本文链接:http://linksewzph.kujyw.com/news/53661645.html

相关应用